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

聲光多媒體展覽



描述: 「燈陸阿高高」 大型聲光多媒體展覽現已展出.香港影視紅星劉德華出席了開幕典禮.香港LED藝術家羅揚文展出了他的最新作品PHAEODARIA(稀孔).該展覽亦邀請了來自英國的著名藝術團體UVA,並於星光大道展出了他們的國際知名聲光互動裝置VOLUME,是首次於亞洲展出的.它給合了聲音,燈光及動作的多媒體作品,其他詳情,欣賞更多不同的視頻.
我們都知道電燈是由愛迪生發明的,但最早利用電來發光的,是在十九世紀初,由英國的漢弗萊戴維( HumphreyDavy )所發明的電弧燈。他利用導線連接在電池上,然後與兩塊相距很近的炭極連接,由於電弧的產生,所以兩極之間產生了耀眼的光芒。電弧燈存在某些缺點,因此無法廣泛的使用。這包括電弧的光芒過於刺眼、炭極的距離須不斷調整;炭極打火時會冒出嗆人的氣味和黑煙,所以電弧燈無法用於室內的照明。雖然如此,電弧燈還是被應用在燈塔、劇院和廣場這需要高光度照明的場所。



在電弧燈發明之後,接著的十多年,有許多科學家投入「如何將電轉化成光」的研究。為了能找出一種經濟實用的電燈,科學家進行了多次的實驗,也累積了很多失敗的經驗,這段時間裡雖然有許多電燈的發明,但都因為壽命太短或其他原因,而無法跨越障礙進入實際應用的層面。



1878 年 9 月初,愛迪生訪問華萊士( Bill Wallace ),當時華萊士展示了他正在研究的電弧燈,愛迪生看到之後非常的興奮,他跟華萊士說:「你的研究方像是錯的,在電燈的製造上我一定可以找出比你更好的方式。」當愛迪生回到他的門羅公園研究所之後,就開始研究電燈的問題。



愛迪生開始找尋有關氣體發光的相關資料,他還買下了煤氣工程學會所有與外界交易的檔和歷年的煤氣雜誌,經常徹底鑽研。有人說愛迪生在成為電燈專家以前,已是一個最權威的煤氣專家了。愛迪生的名言:「天才是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上一分的運氣」,他投入電燈的研究過程可以說是最好的證明。



從 1878 年 9 月開始,門羅公園的研究所成了研究電燈的戰場。愛迪生是總指揮,有 7 個經驗豐富的人當他的助手。愛迪生首先尋找適於製作燈絲的材料,並試圖設計出最佳形狀。在前一年的實驗裡中,他嘗試使用過炭化紙、玉米芯和各種纖維,共達幾十種之多,但都沒有成功。



1878 年的秋天時,愛迪生又重新用「炭」來進行試驗,在使用過紙制炭絲,木制炭絲與其他纖維炭化後製成的燈絲進行了無數次試驗後,最後得到一個結論:電燈問題的解決,只有一種方法,那就是燈絲的電阻要高,散熱要慢。愛迪生的炭絲試驗並沒有成功。在他試驗過的制燈絲的金屬中,鉑是最理想的一種。於是他轉向鋁和類似鉑的金屬來試驗,因為這些材料符合電阻高,散熱慢的要求。



在實驗過程中,愛迪生廢寢忘食,幾乎忘了周圍的一切。在晚年他曾經說:「我對電燈的研究時間最久,試驗最為艱苦,但從來也沒有灰心」。他在電燈方面建立了三千多種不同的理論,每種理論好像都可能實現。但是,在試驗過後,三千種想法,只有兩種行得通。由此可知愛迪生在發明領域上的成功是因為長時間的努力所得來。



從 1879 年以來,愛迪生把全部精力用在電燈的研究上。他耐心地研究製造白熾燈的每一個可能方法。他更換著各種不同的材料,製成許多不同直徑,不同形狀的燈絲。有些燈絲細得難以裝進燈泡,有些只要一通電,立刻就會熔化。這一段時間他還遭受許多外界的攻擊與批評,有人認為他的研究根本不可能成功。



某一天晚上,愛迪生留在實驗室很晚,他心不在焉地把一塊壓縮的煙煤在手中搓卷著。他好像在幻想著什麼似的,不知不覺的把手中的煙煤搓成一根細線。他突然想到,這也許可以製造出比較好的電燈來。他把碳化的棉絲裝在玻璃泡裏,抽去空氣後把電流接上。這脆弱的棉線發出耀目的光芒,但不久就燒斷了。他仔細觀察斷掉的棉線,結果發現炭化後的棉線變得非常的堅硬。於是他拋棄棉線,開始用木材的細條,接著又用稻草、紗紙、線、馬尼拉麻繩、馬鬃、釣魚線、麻栗、硬橡皮、栓木、藤條、玉蜀黍纖維,甚至人的鬍鬚與頭髮來作為燈絲的材料。



在經過多次的試驗、失敗、再試驗,在 1879 年 10 月 21 日 的傍晚,愛迪生和助手們成功地把炭精絲裝進了燈泡。一個德國籍的玻璃專家依愛迪生的吩咐,把燈泡裏的空氣抽到只剩下一個大氣壓的百萬分之一,封上了口。這為愛迪生的成功提供了先決條件。愛迪生接通電流,他們日夜盼望的情景終於出現在眼前,燈泡發出了耀眼的亮光,而且連續點亮了 45 個小時,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,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。而後來這天定為電燈的發明日。



在整個 80 年代,愛迪生對白熾燈不斷地進行改進。他認為,換燈泡不需要專門的電工來作業。為解決這個問題,他反復進行試驗。先是在燈泡下裝配了木制的插座,後來又將木制插座改為熟石膏插座。到最後,愛迪生發明了一種螺帽,這是從煤油罐的螺旋蓋上得到啟示後改裝而成的,而這一直沿用到了現在。





Goog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