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

有魚生食



日文「刺身」(Sashimi),中文音譯作「沙西米」,也叫做「Otsukuri」,在香港又叫做「魚生」。刺身在日本料理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


1.根據記載,日本人從西元十五世紀起就開始吃刺身,所謂「刺身」就是用生鮮的魚肉、貝類等各種海產,甚至肉類,切成合適大小之方形或花式的片狀,一般沾以山葵泥、醬油等調成的醬汁,配上白蘿蔔絲、小黃瓜絲、嫩薑絲和海帶等一起食用的一種生食料理,吃起來極富新鮮的原味。



可以做為刺身的食料有相當多種,如魚肉、馬肉、鹿肉、涮羊肉、牛肉等等,甚至鯉魚、河豚、蟹、八爪魚、龍蝦等海鮮都可以做為刺身料理。而在台灣,最常見到的是以魚肉製作的刺身,包括鮪魚,旗魚、鮭魚、鯖魚等。



刺身,由於是一種生食料理,因此在選購的時候必須注意食材肉質是否受到寄生蟲的污染,是否經過不適當的儲藏,並且確實檢查新鮮度。食用了不潔的刺身,除了可能感染寄生蟲以外,也可能會感染像是甲型肝炎、霍亂等疾病。



2.日本人是愛吃刺身的民族,而吃魚生的潮流亦由他們發揚光大。魚生必須冷藏以保持新鮮,吃起來就自然有一種冰涼的口感。魚生的出現,源自日本漁民出外捕 魚時,由於不方便煮食,於是就直接將鮮魚吃下肚,因此發覺味道特別鮮美,其後就發展出形形式式不同的魚生吃法。


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7006031500565





(2)魚生是生的, 為何可以生食?



通常鹹水魚才會用來做魚生。



魚類就其生活環境可分為海水魚(即「鹹水魚」)和淡水魚兩種。



1. 吃魚生,日本最普遍。不過須知道吃魚生不能選擇淡水魚,因為像鯇魚、鯉魚、大魚之類的淡水魚都附著很多寄生蟲。如果吃了那些生魚片,幼蟲會隨著進入人體,由腸內逆流而上至膽管,寄生在膽部位,使膽囊發炎,甚至導致肝硬化。患者開始食慾不振,經常腹痛、腹瀉,繼而面黃肌瘦,體力衰弱,最後會引致死亡。



2. 鹹水魚由於生活在有豐富鹽分的海水中,自然可殺滅許多寄生蟲。不過也並非任何海水魚都可作魚生,最好用立魚(即鯛魚)、三文魚(即鮪)等魚肉,其特點全是紅色肉瘦,沒有寄生蟲。



不是逢魚也可做剌身。用來生吃的,必然是鹹水魚,即來自大海、甚至是深海。日本的淡水魚基本上只會熟吃,生食很罕見。但也有例外的,全因那裏地處內陸,四週附近只有河川水湖,只可因利乘便。另一方面,弄熟後肉質越是粗糙的魚種,魚味越濃,越是適合用來生吃。油甘、金鎗、沙甸甚至秋刀也是屬於此類。這些魚種的肉質,生與熟是完全相反的極端。熟吃粗糙得令味蕾有如砂紙擦舌,但生吃卻能感受到肉質纖維的細緻。
Goog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