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
北江光唇魚
光唇魚重現東涌河 生態現曙光. 去年底遭非法挖掘的東涌河,經過兩個月的復修工程後,受破壞的1段河道已大致恢復原貌。一度奄奄一息的生態環境,也逐漸重現生氣。
復修工程今年2月展開,4月中完成。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擔任主席的跨部門專責小組負責審核及監督。
環境諮詢委員會與主要環保及關注團體成員組成專家小組,從生態學角度,就復修計劃提供專業意見。
光采再現:東涌河(左、中圖)受破壞的河道,經過兩個月的復修工程後,已大致恢復原貌;漁農自然護理署至今已錄得超過20種的魚類及水生昆蟲在該段河道出現,包括豆娘(右圖)。
復修工程包括掘走河道旁邊的非法通道,回復東涌河原本的深度及闊度;在河岸兩旁舖上可被生物降解(biodegradable)的布料,並縛上大石鞏固河岸;以及在河中央舖上其他石頭。
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主任賀貞意說:「在舖石的過程中,加插了些水池及湍流的位置,目的是令多些生物可以在河中生活。工作人員也在河邊種植植物,保護水土。」
專家小組成員之一、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助理教授侯智恒表示,復修天然河溪在香港是個新嘗試;重建水池及湍流這些生態環境,是工程最困難的地方。
放置石塊形成湍流
侯智恒說:「香港夏季雨水較多,洪水令河中的石頭移動。我們於是建議,每隔一段距離,便放置體積較大的石頭;至於其他碎石,則任由它們隨水流動。
「我們相信,理論上,這應可自然地形成出水池及湍流。」
賀貞意表示,復修工程完成後,東涌河的外貌基本上已還原。5月初的連場大雨,雖然令水池及湍流的位置改變,但使東涌河的外貌更加自然。
侯智恒說:「工程的結果,證明『大石不會移動,小石隨水流動』的概念是可行的;專家小組成員也滿意這個結果。」
復修工程完成後,漁護署至今已在東涌河錄得超過20種的魚類及水生昆蟲;包括稀有的淡水魚北江光唇魚、異、五線無鬚鲃、食蚊魚、劍尾魚等;水生昆蟲則有蜉蝣、石蠶、蜻蜓等。
復原速度頗為理想
侯智恒說:「水中的無脊椎動物及浮游物已開始恢復,但體積仍比較小,似乎是在繁殖的時候,從上游被沖下來。魚的數量及種類則較多,似乎魚類的復原速度較快。
「水面昆蟲也開始恢復,例如蜻蜓,也可以找到4 - 5種;整體生態復原速度頗為理想。」
侯智恒估計,東涌河的生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復原;不過,按現時的速度,到明年夏季的生態復原率應可達5成。
由於香港從未試過這種工程,所以這些都只是估計數字。但侯智恒相信,在3 - 4年後,東涌河的生態應可大致恢復。
漁護署將為東涌河進行為期兩年的生態監察;工作人員會每季視察東涌河的生態復原情況,並決定是否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改善措施。
東涌河具保育價值
位於大嶼山的東涌河全長約3公里,是香港其中1條具保育價值的天然河溪,河中原有超過20種原生的淡水魚類。
去年年底,其中1段長約330米的河道,被發現受到未經許可的工程破壞;河道旁築起了闊約5 - 15米的非法通道,河床部分石塊被移走,嚴重破壞該處的生態環境及河岸。